全本小说网 >> 大魏影帝 >> 第352章 千秋功业

第352章 千秋功业

作者:庄不周

    曹苗抬头看着孙权,笑得更加灿烂。

    “大王于我这般年纪,已经继承父兄基业,征战近三十年,其中得失,了然于胸,何必明知故问?”

    孙权心中得意,抚须而笑。“他山之石,可以为错,何况乡公乃是仙授之人,必有教我。”

    曹苗沉吟了片刻。“既然如此,那我就大胆放言。敢问大王,比汉高如何,比光武如何?”

    孙权哈哈大笑。“孤何人也,岂敢与汉高、光武相比,望尘莫及。”

    “不然。”曹苗摇摇头。“大王不必厚古薄今,更毋须妄自菲薄。愚以为,大王既有汉高豪气,又有光武学识,功业虽有不足,亦是大王的对手太强所致,绝非才气不足。”

    “孤的对手?”孙权碧眼闪光。“不知乡公所指何人?”

    “我祖武皇帝及今上,蜀汉丞相诸葛亮。”

    孙权面色微变,沉吟道:“令祖用兵的确高明,诸葛亮亦是不世之才。至于如今之魏帝,恐怕不足以和他们二人相提并论。”

    曹苗笑笑。“大王偏居江东,对今上知之甚少,有所偏颇,在所难免。我魏国名臣刘子扬,评今上为秦皇汉武之俦,或许可为大王参照。”

    “是吗?”孙权脸上不以为然,心里却生起一丝不安。他看不起曹睿,却知道刘晔的名声和才识。如果刘晔真说过这样的话,他就不能不重新审视曹睿。果真如此,绝非吴国之幸。

    与他和诸葛亮相比,曹睿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,他不仅要考虑自己,还要考虑后继之君有没有足够的才干和魄力与曹睿抗衡。

    很显然,孙登不具备这样的实力。

    “汉高起于亭长,光武本是农夫,皆因风云际会,一统天下。但汉高有封王之失,遂有韩信、彭越之祸。光武纵容豪强,遂使世家坐大。大王熟知汉家故事,却不能从中借鉴得失,又有强敌环伺,如何能一统天下?当然,大王如果是想和袁公路一般,过过瘾,也未尝不可。”

    曹苗露出一丝充满调侃意味的浅笑。“毕竟与淮南相比,江东大得多。”

    孙权却笑不起来,脸色阴沉得可怕。

    曹苗的话固然难听,却道出了一个事实。他现在称帝,比当初袁术称帝好不了多少,可得一时之名,却无法长久。世家实力膨胀,已经是不争的事实,如果他都控制不住,孙登更控制不住。

    汉高祖刘邦有封王之失,但他自己解决了。光武有纵容豪强之失,没能控制住,后世之君更是无能为力,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豪强一步步坐大,变成世家。那是统一了天下之后的事,所以汉朝还能延续一百多年。他现在只是割据江东,面对实力强大的魏国和占据上游的蜀汉,如果朝政被世家掌握,又能延续几年?

    很可能二世而亡。

    诸葛亮与他年纪相当,都是年近半百之人,还有多少年可活,谁也说不准。但他们肯定活不过曹叡,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后继之君身上。刘禅是庸才,孙登同样不是创业之主,他们都不是曹叡的对手。

    所以曹苗说,吴蜀都不可能一统天下,天下还是魏国的。

    这不是胡说八道,而是不争的事实。任何一个冷静的有识之士,都会得出类似的结论,只不过不是每个人都敢说出来而已。

    曹苗无欲无求,又是魏国宗室,只是临时避祸江东,迟早还要回去,这才可以坦坦荡荡,无遮无掩,说破真相。

    孙权的心情沉重无比,说不出的焦灼。

    见气氛压抑,孙夫人及时插话。“依曹君之言,我大吴如何才能一统天下?”

    曹苗看看孙夫人,淡淡地说道:“都督熟读兵法,当知先为不可胜,再为可胜的道理。世家尾大不掉,并非江东独有,实乃光武以来之积弊,如今已成顽疾,不去则死。有识之士皆知,今上如是,诸葛亮亦如此,大王也未尝不知,只不过有求于人,不得不做些让步罢了。”

    曹苗顿了顿,一字一句地说道:“让步是为了进步,只是有时候这一步让出去,失了先机,别说进步,停不停得住,都不好说了。”

    孙权眼神微缩,盯着曹苗看了片刻,豁然开朗,哑然失笑。“原来乡公还是说客。”

    曹苗不解。“大王何出此言?”

    “你说了这么多,不就是希望孤暂缓称帝吗?魏国新君即位,内外交困,若孤称帝,他既无力进攻,又不能坐视,所以才派乡公为说客,以舌为锋,巧言辩说,延缓一时,以便他从容应对。”

    曹苗想了想,哑然失笑。“大王说得没错,的确像是这么回事。既然如此,那就请大王恕我妄言,当我没说,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吧。”

    “乡公这就放弃了?”

    “大王英明,非我所能游说。”曹苗打了个哈欠,起身说道:“我有些倦了,请大王容我告退。”

    孙权眼神闪烁,沉默不语。

    见话不投机,孙夫人站起身,躬身道:“大王,不如今日到此为止,容臣再向曹君请教。”

    孙权瞅瞅孙夫人,多少有些意外。曹苗明显是以退为进,她为什么主动掩护?他想了想,点点头。“既然如此,那就以后再说。乡公,武昌虽小,风景却好。乡公不妨多住些日子,好好欣赏一下我大吴的山川形胜、风土人情。”

    曹苗躬身施礼。“多谢大王不弃。愿大王千秋万岁,寿至期颐。”

    孙权忍俊不禁。刚才的曹苗侃侃而谈,像是老谋深算、巧舌如簧的说客,现在却又像个调皮的少年,说些天真的吉祥话。

    “花甲足矣,岂敢奢望期颐。”

    曹苗摇摇头,一本正经地说道:“欲成革故鼎新之大业,非开国之君不可。先祖生不逢时,文皇帝英年早逝,功业未竟,望大王为天下保重身体,顺天应时,建百年之大计,成五百年之大业,开万世之太平。”

    孙权怦然心动,深深地看了曹苗一眼,欲言又止。

    曹苗拱手再拜,向后退了两步,转身施然而去。

    孙权看着曹苗的背影,沉默了片刻,看着还在一旁的孙夫人,不动声色的点点头。

    孙夫人会意,转身离开。

    “父王,父王,你觉得怎样?”孙鲁班急不可待的跳了过来,抱着孙权的手臂摇了摇。

    孙权点点她的鼻尖,看向步夫人。

    步夫人笑道:“此子虽狂,却是聪明绝顶之人,大虎怕是降不住他。”